反覆下腹痛竟是慢性盆腔炎!女性如何自我檢查與預防?你是否經常感到下腹悶痛、腰痠、白帶異常,甚至性生活後腹痛?這些看似普通的婦科小毛病,可能不是單純的不適,而是慢性盆腔炎的警訊。根據臨床統計,慢性盆腔炎是育齡女性常見的婦科疾病之一,若忽視治療,甚至會影響生育能力。
本篇將帶你全面了解慢性盆腔炎的症狀、自我檢查方式,以及日常的預防對策,幫助你掌握身體健康主導權。
一、什麼是慢性盆腔炎?
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官(子宮、輸卵管、卵巢)及其周圍組織長期受到細菌感染後,未能完全治癒所引發的慢性炎症。常常由急性盆腔炎治療不完全、感染反覆發作或體質虛弱造成。
常見原因包括:
性生活衛生不當
月經期或產後感染
反覆人流手術或宮腔操作
免疫力下降
二、慢性盆腔炎的典型症狀
以下是慢性盆腔炎常見的症狀,若出現兩項以上,建議就醫檢查:
反覆下腹痛或隱隱作痛:尤其在經期前後、疲勞或受涼時加重
腰部酸痛、沉重感:經常感到站久或活動後腰痠不適
白帶增多且有異味:顏色發黃、有泡沫狀或氣味明顯
月經不調:周期紊亂、經量異常或經痛加劇
性交疼痛或經後出血
長期低熱或疲倦乏力
三、女性自我檢查方式
雖然最準確的診斷仍需依靠醫療檢查,但日常生活中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初步觀察:
下腹部壓痛或腫脹感
可在平躺時輕輕按壓下腹部兩側,是否有壓痛或腫塊感覺。
白帶觀察
透過日常換護墊時觀察白帶性狀:是否增多、異味明顯、顏色變黃或伴有膿性分泌物。
經期異常紀錄
記錄月經週期、量與痛感變化,出現持續紊亂應儘早就醫。
性交後反應
若常在性交後感到下腹痛或陰道異常出血,可能與盆腔炎有關。
四、如何有效預防慢性盆腔炎?
預防勝於治療!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關鍵:
保持外陰清潔乾燥
選擇透氣性好的內褲,經期每日更換護墊;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潔液。
避免經期性生活與泡澡
經期子宮頸微開,容易讓細菌進入造成感染。
定期婦科檢查
尤其有不適症狀時,及早進行超聲波、白帶常規、陰道鏡等檢查。
謹慎進行宮腔操作
如需人流、放環或其他手術,務必選擇正規醫療機構進行。
提升免疫力
均衡飲食、規律作息、避免熬夜,降低身體對感染的敏感性。
五、慢性盆腔炎可以根治嗎?
治療方式需根據病情嚴重程度,常見治療手段包括:
抗生素治療:口服或靜脈注射,需依醫囑服用足療程
中醫調理:適合體質虛寒、症狀反覆者,搭配艾灸、腹部熱敷等
物理治療:超短波、微波等理療方式促進血液循環、消炎止痛
必要時手術:針對形成膿腫或輸卵管嚴重堵塞者
關鍵在於堅持治療、定期複查,不可中途自行停藥或忽略隱性症狀。
結語:女性要學會傾聽身體的聲音
慢性盆腔炎不僅影響日常生活,若延誤治療,更可能引發輸卵管堵塞、不孕、宮外孕等併發症。只要提高警覺、養成定期檢查的習慣,加上良好的生活方式,慢性盆腔炎是完全可以被控制甚至痊癒的。
反覆的下腹痛不是小事,關注就是最好的預防。從今天起,做自己健康的守門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