墮胎手術流程點樣進行?從術前檢查到術後護理一次睇清
- 
					
					
					
					
對於意外懷孕或需要終止妊娠的女性,了解墮胎手術流程、術前準備及術後護理非常重要。正確掌握資訊不僅能減少焦慮,也能保障手術安全與身體恢復。
一、術前評估與檢查
墮胎手術前,醫生會安排一系列評估與檢查,以確認孕周、身體狀況以及排除手術禁忌症。常見檢查包括:
超聲波檢查:確認子宮內妊娠位置、胚胎大小與孕週,以及排除宮外孕。
血液檢查:包括血常規、血型、感染性疾病篩查(如乙型肝炎、HIV、梅毒)等。
尿液檢查:檢測泌尿系統是否有感染,避免手術期間出現併發症。
病史與身體評估:醫生會詢問過敏史、既往手術史及用藥情況,評估是否適合麻醉或手術。
術前醫生亦會提供手術方式選擇、流程、風險與術後護理說明,並取得知情同意。
二、墮胎手術方式
墮胎手術主要分為 藥物流產 和 手術流產 兩種,醫生會根據孕週、身體狀況及個人需求選擇最適合的方式。
- 藥物流產
 
藥物流產適合早期妊娠(一般不超過 7 周)。流程包括:
服用首劑藥物,使胚胎與子宮內膜分離。
24–48 小時後服用第二劑藥物,誘發子宮收縮排出胚胎。
過程中可能出現腹痛、出血、噁心等症狀,需要醫生指導觀察。
藥物流產後通常需 1–2 星期復診,確認流產完成與排除併發症。
- 手術流產
 
手術流產一般分為真空吸引術或擴張刮宮術,適合孕週較長或藥流不適用者。流程包括:
麻醉:局部或全身麻醉。
手術:醫生將專用吸引器或刮匙置入子宮,將胚胎及子宮內膜組織排出。
時間短:一般手術僅需 5–15 分鐘完成。
術後觀察:完成手術後會在診所休息 1–2 小時,確保無大量出血或麻醉反應。
三、術後護理與注意事項
手術完成後,術後護理對康復及預防併發症至關重要,主要包括:
觀察出血與腹痛:術後數日可能有少量出血或輕微腹痛,如出血過多或持續劇痛應立即就醫。
避免感染:術後需保持外陰清潔,避免盆浴、游泳或使用衛生棉條。
性生活與避孕:建議術後 2–4 星期再恢復性生活,並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避孕方式,避免短期再度懷孕。
心理調適:墮胎後可能出現情緒波動或焦慮,必要時可尋求心理輔導或支持。
復診:術後 1–2 星期回診檢查子宮收縮情況及確認手術完成。
四、選擇安全的醫療機構
無論選擇藥流還是手術流產,安全的醫療機構和專業醫生是首要保障。正規醫院或診所具備:
完整的術前檢查與評估流程
專業手術醫生及護士團隊
衛生、消毒標準嚴格
術後觀察與追蹤機制完善
切勿選擇非正規場所,以免增加感染或出血風險。
結語
墮胎手術雖然敏感,但只要掌握完整流程、選擇正規醫療機構、遵守術前及術後指導,大部分女性都能安全完成手術並順利恢復。術前的檢查、手術方式選擇、術後護理及心理調適,都是保障安全與健康不可或缺的環節。了解流程後,女性可以更安心面對手術,並做好術後身心的調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