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版面
    • 最新
    • 標籤
    • 熱門
    • 註冊
    • 登入

    卵巢囊腫常見嗎?如何分辨良性與惡性?

    Heho健康討論區
    1
    1
    69
    正在載入更多貼文
    • 從舊到新
    • 從新到舊
    • 最多點贊
    回覆
    • 在新貼文中回覆
    登入後回覆
    此主題已被刪除。只有擁有主題管理權限的使用者可以查看。
    • xiaoxi chengX
      xiaoxi cheng
      最後由 編輯

      卵巢囊腫常見嗎?如何分辨良性與惡性?

      卵巢囊腫是婦科常見疾病,指卵巢內或表面形成的囊狀結構,內含液體或固體物質。其發生率頗高,但多數為良性,僅少數可能惡變。以下從發生率、良性與惡性囊腫的特徵及診斷方法三方面說明。

      一、卵巢囊腫的常見性

      發生率:

      卵巢囊腫可發生於任何年齡,但以生育年齡女性(20-50歲)最為常見。

      據統計,約10%-20%的女性一生中曾患卵巢囊腫,其中絕大部分為功能性囊腫(如濾泡囊腫、黃體囊腫),可自行消退。

      惡性卵巢腫瘤(卵巢癌)的發生率較低,約佔所有婦科惡性腫瘤的3%,但死亡率較高,需警惕。

      高風險群:

      年齡:50歲以上女性惡性風險增加。

      家族史:有乳腺癌、卵巢癌家族史者風險較高。

      生殖因素:未生育、初經早(<12歲)或停經晚(>55歲)者。

      內分泌因素:多囊卵巢綜合症(PCOS)患者。

      二、良性與惡性卵巢囊腫的分辨

      1. 良性卵巢囊腫的特徵

      常見類型:功能性囊腫(濾泡囊腫、黃體囊腫)、皮樣囊腫(畸胎瘤)、子宮內膜異位囊腫(巧克力囊腫)。

      症狀:

      多無明顯症狀,僅在體檢或超音波檢查時發現。

      若囊腫較大,可能引起腹脹、下腹壓迫感或輕微疼痛。

      功能性囊腫常伴月經不規則,但多可自行消退。

      超音波表現:

      囊壁薄而光滑,內部為均勻液性暗區(無實質回聲)。

      無血流信號(彩色杜普勒超音波檢查)。

      腫瘤標誌物:CA-125、HE4等標誌物通常正常或輕度升高。

      2. 惡性卵巢囊腫的特徵

      常見類型:上皮性卵巢癌、生殖細胞腫瘤、性索間質腫瘤。

      症狀:

      持續性腹脹、腹圍增大(因腹水或腫瘤生長)。

      下腹疼痛、飽脹感或食慾減退。

      不規則陰道出血、月經紊亂。

      晚期可能出現體重減輕、疲勞、骨盆疼痛或淋巴結腫大。

      超音波表現:

      囊壁厚而不規則,內部有實質回聲或分隔。

      腫瘤內血流信號豐富(提示惡性可能)。

      可能伴腹水或髒器轉移。

      腫瘤標誌物:

      CA-125顯著升高(>35 U/mL),但需注意子宮內膜異位症、骨盆腔炎等良性疾病也可能輕度升高。

      HE4、ROMA指數(結合CA-125和HE4)可提高診斷準確性。

      三、診斷與鑑別方法

      超音波檢查:

      經陰道或經腹部超音波是初步篩查的首選方法,可觀察囊腫大小、形態、囊壁及內部結構。

      磁力共振(MRI)或電腦斷層(CT):

      當超音波結果不確定或懷疑惡性時,進一步影像學檢查可評估腫瘤範圍及轉移情況。

      腫瘤標誌物檢測:

      結合CA-125、HE4、ROMA指數等,輔助判斷惡性風險。

      手術探查與病理診斷:

      確診惡性腫瘤的「金標準」是手術切除後病理檢查。

      懷疑惡性時,可能需進行腹腔鏡或開腹手術,切除腫瘤並送檢。

      四、關鍵總結

      良性囊腫:多無症狀,超音波顯示囊壁薄、液性暗區,腫瘤標誌物正常。

      惡性囊腫:伴持續性腹脹、疼痛,超音波顯示囊壁厚、實質回聲,腫瘤標誌物顯著升高。

      建議:

      定期進行婦科檢查及超音波篩查。

      若發現囊腫持續存在、增大或出現症狀,應及時就醫。

      惡性風險高者(如50歲以上、有家族史),需更積極評估。

      卵巢囊腫雖常見,但惡性比例低。通過超音波、腫瘤標誌物及專業評估,可有效分辨良性與惡性,及早干預。

      1 條回覆 最後回覆 回覆 引用 0
      • 1 / 1
      • First post
        Last post

      推薦閱讀


      © 2019 Heho健康論壇 All Rights Reserved.
      隱私權政策 著作權聲明 聯絡我們
      Heho健康 分隔線 健康管理 分隔線 Heho癌症 分隔線 Heho生活